关注艺术家动态,助力艺术家成长!

况公祠,最有品位的苏州园林

2021-06-17 14:00栏目:作品
TAG:

晓舟/文

和乡友老杨一起在东大街办事,听人说附近西美巷有个叫况公祠的园林。好奇,我们来苏城生活也有十多年了,逛过不少园林,尤其是腿脚勤快的老杨,怀揣老龄卡到处跑,我常戏称他是无所不知的“苏州通”,他竟也第一次听说有个况公祠,我们决定去看一看。


从东大街文化市场向北走至道前街,右拐前行约一百五十米便到了西美巷。这是一条行人稀少的僻静小巷,走了不过几十步便看到“况公祠”院门,我们正张望着要不要买门票时,一位中年女士微笑着迎上来说,欢迎参观,无需买票,我安排讲解员给你们解说。

走进院内享堂,一尊器宇轩昂的古人铜像立于堂中,讲解员介绍说,这位便是况公——况钟大人。啊,况钟,如雷灌耳的名字!我虽没啥文化,却对七十年代看过的昆剧《十五贯》有印象,记得这位明代苏州知府的大名。讲解员说,是的,这位便是苏州人民称为“况青天”的明代苏州三任知府况钟先生,他和宋代包拯、明代海瑞,并称中国民间的三大青天。

苏州的园林里,此类人物塑像很多,见多不怪了,本无须多礼,但在这令人敬仰的“况青天”面前,一向玩世不恭的我、满头白发的乡友杨老书记,还是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。

我有耳疾,但讲解的大体意思也听明白了。况钟,江西靖安人,初为书吏,后经伯乐式官员举荐升职,最高官衔达三品按察使。他的杰出成就主要体现在苏州知府任上。

 
 
  
明代苏州,是个繁华富庶的地方,这里有主办织造的太监,往来于沿江和沿海的卫所军官,还有地方乡宦豪富,他们权势显赫,多为违法害民的豪强。那个时期,此地被列为全国难以治理的地方,况钟之前十多任知府,无一能撑满任期。况钟则不然,他刚正不阿大义凛然,对欺压人民的不法之徒均予以坚决的打击。他到任后,经过一个多月调查,持敕令当众处死六名贪污不法的胥吏,还对辖区内官吏进行了考核,“出贪墨者五人,庸懦者十余人。郡中不寒而栗”。

况钟主政苏州十三载,改革弊政,削减重赋,减免苛徭,设仓济农,兴修水利,重民爱民,安民保民,深受百姓爱戴,留下了“三离三留”的青史佳话。所谓“三离三留”,说的是况钟两次赴京述职,苏州百姓担心他调离,两万多人具书请求上级让他继续留任,后来况钟丧母应回江西老家丁忧,苏州百姓又具书请求他留苏“边工作边丁忧”,直至况钟积劳成疾卒于府衙。

况钟从政,一直秉持清廉俭朴之理念。有史料记载,即便在号称人间天堂的苏州任知府,他的住处“内署萧然如僧舍”,“无铺设华糜物”,除有公宴外,平素用膳就是一荤一素,哪怕靖安老家的亲朋好友来了,也只是加几杯酒,“青灯夜话而已”。况钟任知府第九年考满进京候升,在与苏州百姓饯别写诗留念时,他很有底气地写道:清风两袖去朝天,不带江南一寸棉。他病逝以后,灵柩运回老家,“舟中惟书籍,服用器物而已,别无所有,苏人咸叹息之”。

那位中年女士是这个景点的负责人,在陪同参观过程中也热情地作了一些补充介绍。她说,况公祠所在地本为一处古庙遗址,因况钟丁忧期间带孝在身,不便住在府衙,便在这里盖了临时性住所。他去世后,当地官民缅怀其功德,在此立祠纪念。风雨数百年,况公祠曾多次修缮,最近一次修缮是2018年,苏州市纪委监委启动况公祠综合布展升级改造项目,打造干部政德教育基地,祠内设“壮阔生平”“卓越功勋”“政德润苏”“德言誉赞”“政德传承”和“政德绵长”六大展厅,以“政德”为精神主线,串联起一代清官况钟的光辉政绩和执政理念。

我们看到,现在的况公祠布设得非常精妙,可谓一步一景致,一步一典故,处处有故事。6个展厅综合利用了多媒体、触摸屏、电解屏等媒介,通过幻灯成像、穿越对话、互动地图等手段,在苏州园林图画的大环境中,融知识性、欣赏性、教育性、趣味性、参与性于一体。栩栩如生的旧时场景再现,生动而感人的况钟故事,令我们很受感染,一看再看,流连忘返。

离开况公祠回家的路上,我和老杨还在谈论这座“园林”印象,无论景物布局、历史底蕴、人文气息,还是以文物和声像展示人物形象,都独居匠心,不比苏州其他园林逊色。
苏城古园林甚多,千姿百态争妍斗艳,其实看多了也有审美疲劳,无非是亭台楼阁、曲径通幽、奇花异草、名人字画等元素构成,大同小异而已。这些园林对不懂艺术欣赏的游览者来说,最深的印象,恐怕只是体验了一回古代王侯将相、富商大贾的奢糜生活环境,至于得到什么教益与启迪则无从谈起。

况公祠则不然,它是百姓拥戴的清官好官纪念地,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。有关方面把这里列为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打造,独具慧眼很有创意。在坚持正确理想信念前提下,用古代先贤的理政理念品行事迹,感召和教育我们的干部廉洁勤政,具有很好的导向意义。如此特征,在众多苏州古园林中堪称一绝。

我想,如果用思想内涵和园林艺术双重标准评判,况公祠当属最有品位的苏州园林。这里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好地方,应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和开放层面。
最有品位的苏州园林,理当让更多的人品味。